深度-投资人信心受挫转会窗遇冷 中国足球难平稳过渡
来源:足球直播吧人气:293日期:2021-01-25 17:58记者陈永报道 中国足球的主要矛盾已发生了大逆转:此前是防过热,现在是要防过冷。对于中国足球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,他们或许正在面临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:希望中国足球平稳过渡的期盼很可能落空了,中国足球正在从几年前的过热,极速转变为如今的过冷。
随着这种主要矛盾的转换,中国足球的决策和管理,也必然要从此前的防过热,转变为随后的防过冷。
如何激发投资人的信心,稳定他们的情绪?如何保证俱乐部的青训体系不出现大规模的滑坡?如何激励家长放心地让孩子去踢球?这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足球的重心所在。
危急关头,当耐心应对;存亡之际,当如履薄冰;展望未来,需亡羊补牢。
TIPS
温馨提示
本文篇幅较长,约8500字
寒冬已至,豪门也精打细算了
症状一:投资人信心受挫
症状二:转会市场,买方无力
症状三:青训基础可能再遭破坏
探讨:从过冷到过热的过程和原因
调控失败,足协换届错过调控窗口
多重原因:不成熟市场外加五因素重击
亡羊补牢,不能再拖了
对策一:不折腾,提振投资人信心
对策二:优化结构,树立服务观念
对策三:扶持青训,坚持“两条腿走路”
寒冬已至,
豪门也精打细算了
中国足球的凛冬,不是将至,而是早就来到了——虽然从表面上看中超联赛还算稳定,但从中甲联赛到中乙联赛的俱乐部大面积退出、转让,已经清晰地显示出中国足球已经从过热转向了过冷。
症状1
投资人信心受挫
“现在老板也很纠结,以前企业发展好,中国足球热闹,老板兴致很高,股东们也不说啥,现在企业转型,母公司的名字也不让用了,很多股东就开始说,我们投资这个足球,究竟是为了啥嘛!”日前,有俱乐部人士这样告诉本报记者。
这绝非记者首次听到这样的声音。说起来,中性名也绝不是投资人心灰意冷的根本原因,这样的声音,其实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出现。
在过去多年,中国足球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,其中从2015年到2018年,中国足球进入了泡沫化的顶峰:单单这四个赛季的时间,多家俱乐部的投资都超过或者接近100亿,其他俱乐部可能有所控制,但多则五六十亿,少则二三十亿,比如,一家一直排名中下游的俱乐部,其实每年的投入就在10亿左右。
那是中国足球拿钱不当钱的时代,可问题的关键是,真正成功的只有恒大一家,从孔卡的千万欧元级别外援一炮而红,到升班马夺冠,然后亚冠夺冠,最后七连冠,恒大名利兼收,然而,恒大名利兼收的背后,更多投资100亿、80亿、50亿、30亿的俱乐部,却颗粒无收。
一个残酷的真相其实是:2018年底,当中国足球的泡沫开始破灭的那一刻,中国足球的冬天就已经到来了,换句话说,当热度不再的那一刻,中国足球就已经转向了过冷的残酷现实。
这像极了中国股市:牛市崩盘的那一刻,熊市就来了。
更大的问题是,当熊市出现的时候,恐慌遏制不住:2018赛季中期到结束,中国职业联赛球队退出了17家;2019赛季结束,中国职业联赛俱乐部退出了9家。
中超相对稳定,唯一退出的中超俱乐部是天津天海,这与其投资人出现问题相关,其他俱乐部暂时还未退出,但是,北方一家俱乐部已经不止一次提出退出了,甚至在2020赛季进行过程中还提出了退出;中部一家俱乐部早就传出退意,近期更是遭受了严重的资金困境;一家豪门俱乐部,原计划股权会交给另一家公司,但后者没有接手,这家俱乐部的原公司只能继续坚持。
至于欠薪,目前为止恐怕接近半数的中超俱乐部出现了财务问题:或者减薪引发俱乐部和球员之间的矛盾;或者欠薪;或者拖欠转会费。
这一切,都出现在中性名一刀切之前,所以这不单单是中性名的祸,只不过中性名又狠狠地在俱乐部投资人的心口扎了一刀。
实际上,当中国足协在2020赛季初颇为严厉地推出限薪政策时,这个限薪政策的现实意义已经不大了,至于到2021赛季推出的更苛刻的限薪政策时,中国足球已经开始过冷了:在2020赛季,投入最少的中超俱乐部只有1到2亿左右,远低于中超支出帽6亿;投入最少的中甲俱乐部,已经不足5000万,不但远低于2亿的中甲支出帽,连中乙的5000万支出帽都达不到了;2020赛季的中乙,不少俱乐部的支出都在1000万之下,远低于中乙支出帽5000万。
当然,说限薪政策现实意义不大了,指的是遏制过热投资的意义没有了。记者仍旧支持对中国职业联赛投资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,但那为了是防止未来再次过热,不过,限薪政策倒是有另一层现实意义:帮俱乐部减压。
症状2
转会市场,买方无力
与此同时,中超球员转会市场也开始全面遇冷。
目前,记者了解到的几名转会市场的“热门球员”,其转会都遭遇了很大的阻力:一名国字号自由身球员,传言将加盟另外一家俱乐部,但本报记者向这家买方俱乐部询问时,他们干脆利索地否认了这个传闻。
另外一名前国脚,2020赛季初就有比较确定的消息将加盟另外一家俱乐部,但随后,这个消息最终不了了之,本赛季,这名球员的转会事宜仍旧有不小的阻力。
还有更多的绯闻球员,目前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,其中不少球员是合同年,理论上球员有了走的动机,原俱乐部也有卖的想法,买方俱乐部也想要这个人,但一谈转会费和年薪,事情就卡住了。
到目前为止,只有几家俱乐部在外援转会市场有所动作,但新引进外援的重量级和以往赛季相比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了。至于内援转会市场,反响比较大的目前也仅有石柯确定加盟山东泰山,石柯是自由身球员。
因为山东泰山队引进了孙准浩和石柯,也有媒体评论说:“山东泰山,风景这边独好。”但实际上,孙准浩是因为山东泰山队要征战亚冠联赛,球队也一直没有亚外,所以俱乐部迅速敲定了这名亚外。至于石柯,外界纷纷猜测山东泰山方面给了石柯一个大合同,不过日前也有媒体透露,石柯加盟山东队,合同就是中国足协规定的500万税前年薪,附加条款是,如果明年没有山东企业愿意提供代言合同,石柯将回归自由身。记者并不能完全证实这个说法,但目前了解的情况显示,这个说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。
所以,山东泰山也绝不是转会市场上的暴发户,所引进的两名球员,都是球队相应位置急需的球员,孙准浩是亚冠的亚外需求,石柯是应对中后卫的不足,因为鲁能大概率要放弃卡达尔,戴琳也已经34岁,在教练组的评估中,鲁能只有郑铮可以坐稳中后卫的主力。
其实,现实就很简单清晰了——当连恒大都有意采取守势的时候,当上港放弃浩克也没有和石柯续约的时候,当其他几家中超豪门俱乐部也出现各自的问题时,中国职业联赛,已经彻底冷了下来了。即便是诸如山东泰山这样有实际动作的俱乐部、佳兆业这样有需求的俱乐部,追求的也是性价比。
一个笑话是:A俱乐部的某某球员为了寻求一个大一点的合同,准备和B俱乐部谈谈;与此同时,B俱乐部的某某某球员为了寻求一个大一点的合同,准备和A俱乐部谈谈。
这,其实不是笑话。有价无市,是2021赛季中超转会市场最真实的写照。
当然,只要球员愿意放弃高薪——球员已经不再奢求2016或者2017赛季时的高薪,而是已经在此基础上几乎减半的高薪——性价比或许出来了,市场仍旧是有一些买家的。
在中甲和中乙,因为取消了转会限额,还是有可能发生较多的转会或者租借的,不过,成年球员的困境也在显现,原因很简单:目前不少中甲和中乙俱乐部,更愿意采取免费租借(甚至连工资都不用出)的方式引进年轻球员。在2020赛季,这样的租借球员不在少数,这就大幅度挤压了更多普通职业球员的生存空间。
一个解决办法是职业俱乐部数量扩容,所以中国足协提出了中超、中甲以及中乙扩军的办法,但目前的中乙已经从最多时候的32家俱乐部下降到了20家左右,目前不少中超俱乐部前景不明,个别中甲俱乐部也已经表态不转让便退出,中超扩军容易,但基础联赛扩容却不是那么容易。
症状3
青训基础可能再遭破坏
职业俱乐部的寒冬坚持坚持,可能过个几年就过去了,就像股市中的牛熊转换,但是,一个让人警惕的现象似乎开始出现苗头,那就是青训基础很可能又遭受破坏。
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训俱乐部的负责人介绍(暂以C先生代称),他的青训俱乐部和一家中超俱乐部合作,向这家中超俱乐部输送梯队球员,这家中超俱乐部对这家青训俱乐部也一直很重视。但是,最近C先生有些不淡定了,他告诉记者,他的俱乐部已经流失了几名教练了,原因是教练的待遇下降了。教练待遇的下降,自然和中超俱乐部的扶持力度下降有关。
C先生说,现在已经出现了中超俱乐部压缩青训开支的苗头,办法是,首先压缩梯队教练员工资,然后压缩球队的经费,比如以前要到昆明、北海、佛山进行冬训,现在不去了,以前要经常出去打各种各样的邀请赛,以此提升球员的水平,现在也不去打这些邀请赛了。
“下一步就要削减球员的餐饮标准了。青训,真的麻烦了。”C先生很痛苦,在和记者聊天的那个晚上,他一直不断地给记者发信息,一段话几十字甚至上百字,他一口气发了几十段,记者连回复都来不及。
意难平啊!
对于中国足球的投资人来说,职业足球更像是一种投机,而青训则像是一种情怀,在投机中展现一种情怀,是投资人写下的美丽篇章。
在疯狂投入的年代,这个篇章还算灿烂,而凛冬将至,首当其冲的就是青训了。
关于青训开始受到影响,很多人直接指向了中国足协的限制支出政策,因为在中国足协的规定中,除非有独立核算的足球学校,否则青训开支将列入支出限额,无疑,这会严重打击俱乐部投资青训的积极性。
但这其实仍旧是细枝末节:如果投资人连职业足球都心灰意冷了,他又怎么会在乎青训呢?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投资人这样做,比如宋卫平就没有这么做。在很早很早之前,宋卫平对职业足球就心灰意冷了,他的球队降到了中甲,而且连续多年徘徊在中甲行列,但他都没有放弃青训,哪怕在那最灰暗的几年,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放弃了青训了,但宋卫平没有。
但这又如何?毕竟宋卫平仅仅只是一个人。在那灰暗的年代,真正全身心坚持青训的只有三家:一家是国企,山东鲁能;一家是私企,宋卫平的绿城;一家是个人,徐根宝。独臂难支,三个臂膀也撑不起整个中国青训:中国足球的青训从1989年龄段开始就快速滑落,而新的希望目前已经被放在了2009年龄段身上了,正因为如此,普遍的观点是,未来10到15年,国家队的实力难有质的提升,甚至会逐渐下滑。
2009年出生的孩子在今年只有12岁,如果这个时候青训再一次遭受重挫,我们不敢想象中国足球未来会怎么样。
青训是一项基础工程,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青训一步都不能错,一刻都不能放松,1989年龄段到2009年龄段的悲剧,当时的足球管理者用了三四年时间、出台了几个违背足球规律的新政就给摧毁了,摧毁青训太容易了,而重建从2015年就开始了,即便是一切顺利,也要到2035年前后才可以真正恢复。
更加恐怖的是,你出台什么梯队准入标准之类的规定,一点用没有,如果不用心搞青训,只是想糊弄准入标准,简直是容易得不能再容易。
未来一段时间,随着体教融合方案的出台,俱乐部糊弄青训就更简单了:随便和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签约,派出几名教练,帮助学校组上几支队,然后去打校园足球赛事就完成准入标准了,是不是更容易?哪里还需要花几千万或者上亿去搞青训啊,百来万甚至几十万轻松搞定,可是,这叫青训吗?
这才是大恐怖,这才是真正的凛冬降临。
亡羊补牢,
不能再拖了
中国足球凛冬已至,未雨绸缪肯定是不行了,现在需要做的是亡羊补牢。在探讨如何“补牢”之前,我们也来探讨一下中国足球从过热到过冷的过程和成因。
【调控失败】
足协换届错过调控窗口
其实,需要对中国足球决策者做出的一个肯定是:早在2017年1月的武汉会议期间,中国足协就已经有意进行限薪,同年,足协也出台了外援调节费和内援调节费。很显然,决策者其实意识到了足球过热的现象,已经着手开始调控。
但这种调控失败了,失败的原因是:一方面,有些政策制定得不合时宜,比如内援调节费,想法上是遏制市场的泡沫化,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,因为监管不力,反而成了逼迫俱乐部造假,同时进一步打击了青训俱乐部的热情。
这个还是其次,出台的政策不适合,尽快调整让其变得合理即可,但中国足协的政策往往缺乏延续性,政策也缺乏跟踪、分析、总结和改进,所以,不合时宜的政策就一直延续下来,更重要的是,有时候局势已经完全转变了,可政策却没有适时调整。
更大的悲剧是,中国足协的“内耗”蹉跎了太多的岁月。到目前为止,中国足协历届领导班子仍旧是一朝天子一朝臣(比如机构改革,先是从十几个扩到三十多个,然后又从三十多个压缩到十几个),更重要的是,政策延续性不强,很多政策都不是延续而是从头寻找出路。
限薪政策就是典型的例证:这个政策最早在2017年初就提出来了,但2017年并没有实施;然后,2018年也是一切照旧;终于到了2018年12月20日,上海会议出台了“四大帽”政策,注资帽、薪酬帽、奖金帽、转会帽,但是2019赛季其实是一切照旧的,因为在2019赛季又发生了足协的换届,也没有人有心思对俱乐部进行监管;最终在2019年12月31日,中国足协再一次明确了限薪标准,各俱乐部才开始认真对待。
但这个时候,黄花菜已凉。说起来,从2020赛季开始,中国足球已经开始从过热转变为过冷了,甚至在更早之前的2019赛季已经开始转冷了。
当然,调控政策仍旧有一定的意义,毕竟现在是中国足球过冷的阶段,但未来不排除再次出现过热的可能性,所以,调控政策虽然于现实意义不大,但对于未来而言仍旧有较大的意义。
还是那个建议:中国足协在给予俱乐部进行财务限制的时候,建议出台总体的调控政策,比如出台总体的支出限额和薪资奖金比例即可,如此俱乐部可以灵活应用。
【多重原因】
不成熟市场外加五因素重击
当然,需要检讨的是,在中国足球泡沫化的阶段,其实包括球迷和媒体也都沉浸在虚假的繁荣之中,主要原因是,恒大在2013赛季和2015赛季连续夺得两个亚冠冠军,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中国足球的信心,让中国足球的大部分人,包括部分媒体和球迷也迷恋上了资本,也导致了中国足球过于相信金钱的力量。
此外,崇尚欧洲足球发展的媒体和球迷,过于相信市场调节,但实际上,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职业联赛,泡沫不单单是因为投资人的经济景气和足球情怀,更多是投机,包括经济投机和其他投机,以及对于形势的误判。
所以,在一个不完全的市场中,那支看不见的手(经济规律和足球规律),所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,投资人和股民类似,很容易一哄而上,也很容易一哄而散,由此,足球便很容易过热,也很容易过冷。
除此之外,五重因素加剧了市场从过热快速转变为过冷。
其一,整体的经济环境,目前国内经济处于结构调整阶段,部分行业如房地产行业处于整体调控态势中,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投资人的投资能力。
其二,中国足球投资人结构单一,比如房地产类企业投资的俱乐部比例过高,约占中超俱乐部的一半左右,中国足球的过热和当前房地产过热就有着直接的关系,如今在房地产整体行业处于调整阶段的背景下,房地产企业对于足球的高投资也难以为继。
其三,相关政策不合时宜。此前说了,限薪政策在遏制泡沫化方面没有了现实意义,但现阶段,对于企业减压减负是有意义的,然而,一纸中性名一刀切的政策,再次严重影响了投资人的信心,因为无法冠名球队之后,投资人不但失去了经济利益,也失去了社会效益,这在低级别的中小俱乐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此外,频繁出台的新政不断刺激着投资人的神经,而且一些政策目的相左,让投资人无所适从。
其四,意外的疫情,疫情一方面对经济有所影响,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足球的正常发展,这是不可控的意外因素,但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可谓是雪上加霜。
其五,中国足球的泡沫化也不单单是中国足球自身的因素,在中国足球泡沫化的过程中,欧洲足球也出现了泡沫化的现象,比如2013年皇马1.01亿欧元引进贝尔,欧洲足球进入亿元时代,随后巴黎圣日耳曼2.22亿引进内马尔,推动到了2亿元时代,而在2020年初,一份调查显示,欧洲足球球员身价平均缩水30%。
目前,IFFHS(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)发布的2020年度最新联赛排名中,中超已经下滑到第43位,亚洲排名第4名,虽然和2019年度世界排名下滑了仅仅4位,但是和韩国K联赛的差距已经从此前的90分左右拉大到了接近200分。
对策1
不折腾,提振投资人信心
在中国职业联赛从此前的过热转变为过冷的当下,中国足球又如何应对呢?
当务之急自然是提振投资人信心:稳住投资人,才可以稳住中国足球的基本盘,毕竟我们现在已经回不到专业足球的时代了。
应该说,近期中国足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想稳住投资人,比如限薪,这个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投资人和球员之间的矛盾,或者说在投资人想收缩与球员想继续拿高薪的矛盾中为俱乐部站台。此外,中国足协(包括职业联盟)在时机并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推动中超扩军、中甲扩军和中乙扩军,也是为了给投资人更多的信心,给予他们希望,同时在扩军过程中降低降级压力,也是给投资人减负。
但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政策毁了这一切。俱乐部名称中性化固然是方向,但在市场过冷的背景下出台,无异于雪上加霜。目前的问题是,中性化政策已经出台了,足协“反悔”的可能性几乎没有,那么又该怎么做呢?
折中的办法是,俱乐部名称继续中性化,但暂时允许球队冠名(约定一个期限),当然,这种方式足协估计也不愿意接受。其实还可以退而求其次,在中甲和中乙(俱乐部投资人企业及品牌受关注度更低)暂时允许俱乐部冠名,随后花3到6年依次实现中甲和中乙的完全中性化。
此外,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投资人的企业宣传力度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,思路是借鉴2020赛季中超联赛转播时插入的赛区宣传(宣传片及赛区背景),在对阵双方开赛前,插入对阵双方俱乐部投资方的宣传片或宣传画面,未来,在中超主场布置方面,给予投资人更好更多的宣传位置。
除了经济效益之外,更重要的是给投资人或者俱乐部让权让利。近年来,一个让人悲哀的事情是,中国足协但凡召开投资人会议,基本上是给投资人施加紧箍咒,问题是,调控虽然也是大势所趋,但调控政策缺乏调研,投资人不知情,很多政策是足球管理部门想当然的情况下推出的,然后召集投资人过来发通知,投资人谁能愿意?
没有尊重,何来热情?在这种情况下,未来联赛政策实施方面,职业联盟的相关会议,或者说投资人及总经理会议,政策需要获得职业联盟或者投资人会议的2/3通过才能生效,让投资人参与到决策过程中。
甚至一些具体的事宜,比如国际级裁判申请,应该给予职业联盟或者投资人会议一定的权力,每家俱乐部可以投出一张不信任票,一旦某名裁判的不信任票超过50%,取消其国际级裁判申请资格,超过60%,取消其职业联赛执法资格,包括职业裁判的认定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。
职业联赛,让投资人当家作主,才可以提振投资人的信心。
此外,在所谓的“新政”方面,足协应该做好以下几点:
首先,减少莫名其妙的新政,比如所谓U22国家队打中甲的事情,以后别说实施,提都不要提;
其次,即便有新政,一定要充分调研,走访俱乐部,综合评估之后制定各方都认可的规则再实施;
再次,对现有的新政进行全面的梳理,比如内援调节费可以即刻废除,联合机制补偿强制执行,限薪政策可以宏观而不是微观;
最后,对联赛各项政策进行全面的跟踪、分析、评估,然后提出改进意见,把所有的分析评估方案向社会公开,接受社会监督,改进意见同样要得到职业联盟或者投资人会议的投票通过。
不折腾就是对投资人的最大善意。
对策2
优化结构,树立服务观念
从更广的层面来讲,优化投资结构和股权结构是稳定俱乐部的核心。
一个参照是:在中国足球青训最灰暗的时代,是央企俱乐部鲁能坚持青训,但随后国网退出,好在接手的济南文旅目前表现不俗,让山东球迷暂时放心了。其实,在中国足球发展的过程中,考虑中国的经济结构,央企、地方国企、私企共同参与建设中国足球是更好的模式,但这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。
包括行业结构,中国足球也需要在更高层面统筹,让更多的新兴行业企业、科技企业有动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对足球的投资。
此外,优化股权结构是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重点谈及的,但现阶段进展缓慢,这其实就涉及到政府支持的力度了。应该说,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和国企也有意投资足球,但仍旧存在冒进、目标过高等弊端,所以加强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座谈就很有必要。2019年4月16日,中国足协曾经召开“中乙俱乐部所在城市支持俱乐部发展座谈会”,但这个会议昙花一现,后来也没有了,不少有意发展足球的城市,没经验,没想法,没耐心,足协其实一直任其自生自灭。
其实在政府支持方面,目前不少城市做得也不好,比如中超俱乐部普遍反响比较强烈的就是安保费用居高不下,体育场租金居高不下,等等,这些其实都可以通过强化政府支持进行解决。
有高层的统筹,有足协的认真和耐心,有服务观念,不排除仍旧有投资人因各种原因退出,但相信更多的投资人会暖心。
而现在,很多事情不是为投资人暖心,而是不断给投资人扎心。
对策3
扶持青训,坚持“两条腿走路”
还是要提一下青训。中国足协把青训纳入支出限额,却没有(至少目前没有公开显示)对青训投资比例进行硬性要求,其实并不妥当。
更重要的是,对青训要有扶持政策,比如联赛分成,除了基础分成之外,建议设置联赛排名分成和青训排名分成,比如拿出20%的分成,按照青训排名(积分)给予阶梯分成。
还有无处安放的“引援调节费”,这笔费用因为无处安放,到现在都没有给俱乐部开发票,建议通过特别申请,尽快转化为青训扶持资金,按照合适的方式补贴给俱乐部青训系统。
有一点要提示是,体教融合赛事目前全面推进,考虑到中国足球的现状,不建议短期内全面融合,因为这很容易导致俱乐部彻底放弃青训,用质量不高的校园足球球队应付准入。
所以,短期内足协要保持完整的U系列赛事,然后先构建总决赛平台进行体教融合,逐年评估,一旦校园足球赛事达到相应的质量,再逐步推动基础的体教融合赛事,否则,俱乐部青训很可能进一步崩盘,而校园足球质量短期内无法提升,进而导致青训陷入了新的灰暗期,这将是中国足球之大不幸。
稿件来源:足球报